常見頭皮上的疾病主要有:
1. 脂溢性頭皮炎,亦稱為脂溢性濕疹(Seborrheic dermatitis)
一種由於於皮脂溢出,刺激馬拉色菌(真菌)增長而導致的慢性複發性皮炎,該病的病因可能與免疫,遺傳,激素,神經和環境等因素有關。頭皮部位開始為輕度潮紅斑片,上覆蓋灰白色糠狀鱗屑,伴輕度瘙癢,皮疹擴展,可見油膩性鱗屑性斑片;嚴重者伴有滲出、厚痂、有臭味,可侵犯整個頭皮。可導致頭髮脫落、稀疏。這類疾病如果不及時的治療,會引起其他的疾病,後期需要更長的時間,更加難治療。
2. 牛皮癬,又叫銀屑病(Psoriasis)
牛皮癬是一種慢性自身免疫疾病,身體細胞攻擊自身導致皮膚細胞迅速積聚。這種細胞堆積導致皮膚表面結垢。對皮膚細胞的攻擊也會導致皮膚發紅,發炎,覆蓋有白色銀色鱗片或斑塊。
3. 頭癬(黄癣,白癣,黑癣,脓癣)tinea capitis
頭癬主要是由皮膚的淺表真菌:小孢癬菌、表皮癬菌和毛癬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有些具有攻擊毛幹和毛囊的傾向。在兒童中很常見,在成人中較少見到頭癬。具很強的傳染性。
4. 接觸性皮炎(contactdermatitis)
是皮膚或黏膜單次或多次接觸外源性物質後,在接觸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發生的炎症性反應。表現為紅斑、腫脹、丘疹、水皰甚至大皰,自覺症狀大多有痕癢和灼熱感或脹痛感。在嚴重的情況下,對物質的過敏反應所産生的炎症會導致頭皮發癢和脫髮。
如:接觸化學物品過敏
5. 斑禿(Alopecia areata)
是一種驟然發生的局限性斑片狀的脫髮性皮膚病。其病變處頭皮正常,無炎症及自覺症狀。當免疫系統攻擊健康的毛囊時,就會出現這種情況。病情持續者可見多片圓形或橢圓形斑片脫髮增多、擴展,並可互相融合成不規則形狀。嚴重者可見頭髮全脫,成為全禿。
6. 扁平苔蘚(Lichen planopilaris)
扁平苔蘚是一種反復發作的瘙癢性疾病,開始時可見小的、獨立的、紅色的皮疹或紫色的凸起,自覺痕癢,之後會彼此融合併變成粗糙有鱗屑的斑塊,是炎症性頭皮病,被認為是由於免疫系統錯誤造成的。它往往發生在年輕的成年女性,並可以產生頭皮脫落和頭皮屑。
7. 頭皮毛囊炎(Scalp Folliculitis)
毛囊炎是當細菌或真菌(如:金黄葡萄球菌)感染毛囊時産生毛囊中的化膿性炎症。初起为与毛囊口一致的红色充实性丘疹或由毛囊性脓疱疮开始,以后迅速发展演变成丘疹性脓疱,中间贯穿毛发,四周红晕有炎症,继而干燥结痂。嚴重情況的毛囊炎可能會導致疤痕、毛囊受破壞導致的永久性脫髮、蜂窩性組織炎。
8. 頭皮屑(Dandruff)
分為病理性和生理性。
生理性頭皮屑一般成人常見為表皮細胞不停地新陳代謝產生的呈糠狀、白色的小屑散在毛髮間,脫落時不易察覺。
病理性頭皮屑是指頭皮因細菌感染、真菌感染,或其它物理、化學性傷害造成頭皮上皮細胞過度增生,從而促使角質層細胞以白色或灰色鱗狀皮屑的形式異常脫落。